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研究     服务热线:010-53688273  13241562886

古城荆州提升创新策源力激活发展引擎

时间:2025-07-29 15:32:55 浏览量 : 4 来源 : 作者 :


  新华网武汉7月28日电(胡诚、张潘)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全球首套万米超深钻井机,到批量出口海外的9000米超深钻井装备,再到实现进口替代的新型水基体钻井液处理剂——湖北荆州正以一系列“硬核”突破,在石油装备制造领域构筑起“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核心竞争力。今年以来,这座千年古城通过大力实施“六大工程”激活创新策源力,加速产业升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高端石油装备走出国门

  走进位于荆州市经开区的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四机厂),企业展馆展示柜里摆放的新型钻机零部件模型充满科技范。公司技术与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谢松宜介绍说,这些正是打开国内外市场的“金钥匙”。

  20世纪70年代,随着江汉油田大会战,地处江汉平原的荆州市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以四机厂为代表的企业,从引进国外先进装备起步,到学习先进技术、自主创新开发,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自主研发”的道路,技术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图为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开展钻井装备装配试验。新华网发

  如今的四机厂汇聚了一大批技术人才,拥有用于页岩气、页岩油和海上钻井开采等国际领先的石油装备制造技术及高精尖加工设备,获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去年8月,我国首艘大型压裂船“海洋石油696”的压裂设备——由石化机械四机公司参与建造的“智能化全电驱船载压裂作业系统”通过验收,运往芜湖造船厂装配。“这套系统采用全电动化设计,具备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数字化显示、智能预警及专家在线分析决策等功能。”谢松宜说,它填补了我国海上油田压裂技术和工程领域空白,综合性能国际领先,将极大提升我国深海能源开发能力。

  今年,四机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175MPa压裂作业系统成功应用于西南、西北等主力油气区块,标志着压裂装备研发制造技术全球领先。与此同时,其9000米超深钻井机出口中东市场,实现高端石油装备批量走出国门。其他各型石油设备近年来先后出口40多个国家,产品质量得到国际主要产油国认可。

  近年来,荆州石油石化装备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形成“三集群两基地”格局,连续15年获评“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重大成套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上榜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新型处理剂掀起能源绿色革命

  荆州嘉华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油田化学和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超滑水基钻井液产品,在国内油气开采领域掀起绿色革命。

  图为荆州嘉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华网发

  面对油基钻井液的高成本、安全风险及环保限制,嘉华科技与江汉油田科研团队联合攻关,创新性提出“水替油”解决方案,通过自主研发多功能基液体系,实现钻井液技术性能突破,为页岩气绿色开发提供新路径。

  嘉华科技项目管理室主任舒曼介绍,超滑水基钻井液技术已在国内多个油田推广应用,可显著提升钻井效率40%,大幅减少危废产生量90%以上,实现“降本增效”与“绿色开发”双重突破。

  倍增工程“裂变”众多“科创新物种”

  荆州是楚国故都、楚文化发祥地,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江汉平原中心城市,产业基础雄厚,但新兴产业规模偏小。荆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夏玉强介绍,近年来,荆州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新平台提升工程、成果转化畅通工程、创新投入撬动工程、科技人才引领工程、创新环境优化工程等“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创新策源力,推动荆州加快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当好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荆州提出到2030年规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0家、百亿级高企15家左右的目标,并重点培育“科创新物种”企业,有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迈进。

  航拍荆州全景。荆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从培优锻强科技龙头企业、壮大高企培育后备库、加速扩容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多维度发力,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强大主引擎。

  湖北达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生物精细化学品领域,成长为“专精特新”代表企业,“纺织印花糊料”等专利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单项产品销量居国内前列。

  围绕湖北省科技厅“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计划”,荆州积极培育科创“新物种”企业,力争2030年达到200家。目前,荆州有7家企业入选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数量居全省第三;上半年注册高新技术企业523家,注册数全省第五;高新产业增加值333.31亿元,全省第四,同比增长13.5%。

  创新策源力的提升,加速激活荆州高质量发展引擎。今年上半年,荆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9%,增速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0%,增速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