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1 14:28:43 浏览量 : 157007 来源 : 作者 :
陕西宝鸡:全力促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高质量发展
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社会各界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
为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益,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十四五以来,宝鸡市残疾人联合会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分类施策、长效运作”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辅助性就业模式,通过精准服务、培训赋能,就业项目丰富拓展、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努力为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铺就自强就业的幸福路,全市辅助性就业取得实质性进展。
创建就业机构——
帮助残疾人就业增收
宝鸡市残疾人联合会分类施策,组建由职业辅导员、社工、心理咨询师和就业辅导员构成的辅助性专业团队,围绕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特点,实施“训、评、帮、推”全链条服务。
精神残疾人普遍面临病期长、易复发、突发状况多等难题。为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宝鸡颐养康复医院等机构创办了以艾条加工、手工制作等项目为主的辅助性就业工厂机构,在这里,精神残疾人不仅能接受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学习穿衣、洗漱、整理个人物品等日常技能,还能参与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遵守公共秩序。同时,还开展身心康复训练,通过运动、心理咨询等方式调节这些人的情绪,并进行劳动技能训练,让其掌握生产加工的具体方法。
通过系统训练,这些残疾人就逐步克服了心理和行为障碍,在病情稳定时能实现就业增收,做到发病时有治疗保障,稳定期有工作收入,真正实现病情可防可控,就业需求也能及时得到满足。
另外,宝鸡市为残疾人量身匹配工艺制作、烘焙等个性化岗位,通过开展岗前实习、专项培训,为具备条件的残疾人搭建通往竞争性就业市场的桥梁,真正实现“培训—评估—帮扶—就业”的闭环式服务。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宝鸡市培育创建宝鸡洁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20家辅助性就业机构,成功帮助284名有就业意愿且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切实帮助就业困难残疾群体实现就业增收,融入社会。
开展庇护性劳动——
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条件
宝鸡众康扶老助残公益服务中心是渭滨区一家助残公益企业,去年以来,该中心在市、区各级残联组织的正确指导下,积极为残疾人实施岗前培训,想方设法拓展各种岗位,提供各种贴心服务,残疾人培训、就业、帮扶等工作走在了全区、全市的前列。
宝鸡众康扶老助残公益服务中心采取“托养+就业”方式,组织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人开展庇护性劳动,他们的经验做法是,
一开展订单式培训,在中心为30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举办工艺品来料加工培训,由专业的手工艺教师为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授课,培训内容包括手工艺品的设计、制作技巧、材料选择等,帮助残疾人在托养过程中实现同步就业;
二是依托渭滨区残疾人手工艺品制作培训基地开展辅助性就业,组织30多名残疾人制作手工纸花,残疾人在提高劳动能力的同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而进一步培养残疾人从长期康复走向辅助性就业,继而走向社会就业。
渭滨区残疾人联合会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姚杰接受采访时说:“去年以来,在区人社局、区残联等部门大力支持下,神农镇引进宝鸡众康扶老助残公益服务中心和智富恒鑫工艺品制造公司,盘活了陈家村社区680多平方米闲置门面房,建成集‘技能培训、心理疏导、产品产销’于一体的神农镇辅助性就业基地。基地划分培训区、生产区、办公区、医务休息区等功能区域,重点面向辖区困难就业人员、失业群体及残障人士提供就业岗位。”据统计,截至目前,基地已带动周边17名残疾人稳定就业,就业人员月收入增加800—3500元,服务范围覆盖8个村和社区,基地已成为特殊群体就近就业的“暖心港湾”。
发挥基地作用——
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
十四五期间,宝鸡市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对接社区、公益机构、环卫部门、洗车行等适合智力、精神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针对性开展上岗前的实习培训和职业跟踪回访,不断提供智力残疾人融入竞争性就业环境的机会与能力,持续拓展智力残疾人就业渠道。通过整合社区、用人单位、公益机构等多种就业渠道,定期组织雇主访谈,收集反馈意见,多渠道开展推荐转介服务,探索形成本地化的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残疾人就业服务与支持策略,推进就业年龄段就业困难群体参与竞争性就业的成功率。
宝鸡市乐培身心障碍者发展中心、眉县特殊教育学校、陕西鑫瑞诚聚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发挥场地临街优势,开设蛋糕烘焙、奶茶售卖、洗车等辅助性就业工场发挥基地辐射作用,采用康复干预、学历教育和劳动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残疾学员树立正确的生活和劳动观念。就业帮扶范围从大龄特校学员扩展到残疾家庭,让残疾学员在工坊工作的同时,其家庭成员也能在相关产业实现市场化就业,形成“一人就业、全家增收”的良性循环,极大提高了辅助性就业的社会效益,积极推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向纵深发展。
宝鸡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孙玉善说:“下一步,宝鸡市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完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鼓励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创办残疾人就业辅助机构,组织在就业年龄段内有就业意愿但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着力打造一批长效性、示范性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为就业困难残疾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加快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卢志平 孙巍)
审核:卢志平(陕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