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05 17:59:36 浏览量 : 578858 来源 : 作者 :
“薯”光映红增收路
——宝鸡市凤翔区虢王镇打造“西部薯乡”建设纪实
9月1日,陕西省宝鸡市供销合作社联合凤翔区供销联社、凤翔区综合贸易公司及该区虢王镇人民政府,共同开展了一场“直播电商进田间 ‘薯’光映红增收路”的直播促销活动。主播们一边在镜头前介绍虢王红薯的种植环境和品质特点,一边与劳作的农户互动,现场采挖带着泥土芬芳的新鲜红薯。
在虢王镇一家红薯分拣包装车间,主播们用镜头记录了严格筛选、精心打包的红薯,是如何高效、规范完成装箱、贴单,最后通过快递网络发往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
直播镜头将红薯从采挖到发货的全流程透明化呈现,让屏幕前的观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极大增强了消费者对“虢王红薯”品牌的信任感。
其实,对于虢王红薯种植户来说,此次直播促销活动,仅仅是凤翔区做大做优“虢王红薯”品牌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凤翔区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做强县域经济,打造“虢王红薯”靓丽名片等方面大手笔策划,强措施保障,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抓品牌,打造“西部薯乡”
今年4月10日,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全省第三批49个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宝鸡市凤翔区“虢王红薯”名列其中。
近年来,凤翔区虢王镇以建设“西部薯乡”为目标,大力推进红薯产业扩规提质、延链强链,做强农旅融合,形成红薯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商贸物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带动农民持续增收,2023年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红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虢王镇位于凤翔城区东南28公里处,“虢王红薯”栽植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20年前,具有“软、糯、香、甜”和无筋丝的特点,被形象地称为“板栗红薯”,深受群众喜爱和市场青睐。2024年种植红薯2.5万亩,产值1.75亿元。
抓“要害”,工厂化育苗
种质资源作为农作物的“芯片”,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虢王镇建成集红薯科研、教学实践、成果推广于一体的红薯科创中心、脱毒育苗实验室和脱毒红薯育苗基地,年产脱毒苗5000万株,不仅一举满足1.6万亩薯苗需求,产出的红薯更是色泽鲜亮、口感更好,产量比普通苗亩均增收30%左右。
抓“技术”,科技化生产
与宝鸡市农科院合作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常年开展生产理论授课和田间技术指导,规范红薯种植标准。虢王红薯科创中心2024年4月成功举办宝鸡市甘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暨甘薯机械化栽植现场会,进一步凝聚红薯产业各经营主体生产合力,提升了红薯种植机械化和标准化水平。
抓“保障”,联合化发展
凤翔区将虢王红薯列为农业“4+1”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出台了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补贴政策和奖励政策,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种植红薯每亩补助300元,村集体经济组织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奖励3万元,最高奖励8万元。凤翔区财政落实产业发展专项贴息资金1500万元,全面优化“农担公司担保+专业银行贷款+财政全额贴息+保险公司兜底”金融支持模式,虢王镇汶家村、九家庄村、万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共申请到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贴息贷款150万元。
凤翔区聚焦红薯产业延链强链,建成红薯粉条加工生产线3条。宝鸡华伟兴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挥企业联动作用,投资600万元建成红薯及蔬菜产品加工车间,以虢王红薯为主要原料生产馅料产品,其馅料因含糖量高、出蓉率高深受食品企业欢迎。
建设虢王镇电子商务孵化中心,打造虢王红薯抖音宣传百人团队,常态化邀请销售企业和种植大户进行直播销售。
围绕红薯产业,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建成九家庄村、西谢村红薯采摘体验网红打卡地,镇域餐饮企业推出“虢王红薯”招牌菜、创新打造红薯宴,其中拔丝红薯、红薯饼、红薯片、冰蒸红薯等甜品小吃深受游客喜爱。
成立虢王镇劳务专业合作社,在九家庄村、西谢村、汶家村成立分社,优先将脱贫家庭剩余劳动力吸纳到红薯育苗、种植、生产、销售全产业链中,促进农民增收。
红薯飘香百姓富足。
虢王镇聚焦红薯产业,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力有效带动农民多种渠道增加收入,持续推动乡村产业繁荣兴旺,“虢王红薯”成为极具地域特色、极有发展潜力的金字招牌。随着“西部薯乡”目标的逐步实现,虢王镇乡村振兴的宏图正徐徐展开,农民群众也更加富裕,生活越来越好。
(路自平)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网 审核:卢志平(陕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