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览会开幕式现场)

(工作人员介绍猕猴桃品种)

(客商品尝猕猴桃)

(猕猴桃果汁类产品受青睐)

(客商参观果园智能机械展区)

(200多家客商在博览会上亮相)
九月的眉县,空气中弥漫着猕猴桃的香甜,累累硕果挂满枝头,迎来了一年中最富饶的丰收时节。作为“中国猕猴桃之乡”,眉县再度敞开怀抱,开启一场深化国际合作、共促产业创新的行业盛会,向世界展示猕猴桃产业的蓬勃生机与创新活力。 9月19日至21日,以“让世界共享猕猴桃美味”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猕猴桃博览会暨第十四届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2025年“土特产”猕猴桃专场推介活动,在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顺利举行。 八方宾朋会聚一堂,十余场高端论坛与推介会接连开展,共同探寻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7大特色展区亮点纷呈,超过200个标特装展位集中亮相,全面展现国内外猕猴桃产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亮点;此次大会成果丰硕,推动产销精准对接,共达成猕猴桃销售协议18个,交易量达4.19万吨,总金额突破4.1亿元。 (一)从田间到舌尖
科技赋能好风味 创新延伸产业链
走进眉县田间地头,30.2万亩猕猴桃园绿意盎然。这里每年产出50余万吨鲜果,综合产值达60亿元。如今,全国每7个、全球每10个猕猴桃中,就有1个来自眉县。 眉县坐落在秦岭北麓、渭水河畔,气候温润、雨量适中,年均日照超过2000小时,昼夜温差保持在10℃左右,是国内外公认的猕猴桃原产地和最佳优生区。 近年来,眉县持续推进品种结构优化,引进推广新优品种20多个,通过科学搭配与错峰种植,形成了以红阳、翠香、徐香等为代表的早、中、晚熟产品线。 天赐眉县猕猴桃酸甜黄金比,地赋眉县猕猴桃品质基础。如今,勤劳的眉县人民,通过科技赋能为猕猴桃注入全新价值。 在本届博览会的“土特产”猕猴桃大集展区,60个标准展位、8个特装展位与眉县区域品牌展位齐聚一堂,从鲜果到深加工产品,一条充满创新活力的产业链清晰可见。 “咖啡香醇,同时融入了猕猴桃的果香。”在千裕酒业的展位前,新推出的“弥足珍贵”猕猴桃挂耳咖啡吸引了不少目光。这款巧妙融合咖啡醇香与猕猴桃果味的产品,一经推出就得到市场肯定。“我们公司之前推出的猕猴桃果酒、果汁一直卖得不错,临近中秋是我们的销售旺季,这款新品很有潜力。”公司副总经理辛林安信心满满。 放眼展区,类似创新比比皆是。宝鸡百泽异美园带来的HPP冷鲜压榨猕猴桃汁,凭借纯净配料和浓郁果香,精准切入高端饮品市场;陕西金桥果业有限公司展示的即食猕猴桃,通过精准控温实现“成熟度可定制”,真正做到“开箱即食”,吸引众多客商咨询;宝鸡太白山美源果品有限公司的展台上,猕猴桃果干、果脯产品配备了纯英文包装,这些产品已远销德国、俄罗斯、泰国等国家,年出口额达4000万元。 创新产品的背后是眉县在品种选育、生产技术、产业链协同与冷链物流等方面的系统化提升。 近年来,为持续推动果品产量与品质双提升,眉县连续19年实施猕猴桃产业科技入户工程,以产业链升级、价值链延伸、供应链增效、创新链驱动为核心,全面推进“四改五提升”果业革命,精心打造标准化示范园,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全面提高果品品质,全县猕猴桃平均优果率达90%以上。 同时,4830座冷库织就眉县“保鲜铠甲”,34万吨贮藏能力锁住新鲜本味,65家果品加工企业不断创新,推出果干、果酒、果汁等5大类32个精深加工品,形成了集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让猕猴桃产业全面开花。 (二)从生产到管理
智能装备提效率 标准体系保品质
会“认路”的果园机器人静待指令,手机一键操作的智慧农业系统实时反馈数据,一分钟就能分拣500个果子的自动分拣线……在本届博览会果园智能机械展区,28家企业展出的300多台高新机械设备,全面覆盖果园管理中的植保、割草、施肥、采摘、分选、包装、运输、冷贮藏等猕猴桃全产业链。 “这台果园机器人,6分钟就能完成一亩地作业,效率是人工的十几倍。”在陕西智合星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负责人王博正向围观农户演示。他轻点屏幕,一台果园机器人随即启动,自动导航、精准喷洒。他笑着说道:“展会第一天,10万元一台的机器已订出3台,眉县果农舍得为科技投资,因为大家相信,好果子是‘管’出来的。” 江西绿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位上,一条智能化自动分拣线吸引了众多客商。猕猴桃如士兵过检,一个个高速通过感应区,大小、含糖量、硬度、瑕疵等被瞬间识别。“近两年,当地企业齐峰果业和我们不断加深合作,将企业的分拣线从8通道升级到10通道,分拣精度和效率再上新台阶。”该展位负责人李君介绍道。 科技的力量最终要体现在果园生产中。眉县金渠镇田家寨村的“80后”新农人孙国庆,正是智慧管理的受益者。在他的8亩示范园里,信息化监测设备遍布田间:“气象站盯温湿度,虫情测报灯防病害,手机一点,数据全掌握。”科技让他的地亩产高达3000公斤,最近每天发货超千单,“果子品质稳了,订单自己找上门”。 近些年,眉县牵头制定《猕猴桃标准综合体》《猕猴桃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省级行业标准、猕猴桃十大关键生产技术、绿色生产投入品准入与禁用清单等多项标准与技术规范,构建起全链品控体系。本届博览会开幕仪式上,新发布了陕西省《猕猴桃生产标准综合体》地方标准,为眉县猕猴桃产业再添一把“标准尺”。 目前,眉县已有16.36万亩猕猴桃地理认证、9.8万亩绿色认证以及超过60%的“两品一标”认证,支撑眉县猕猴桃斩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同步建立的三级质量检测网络,将174家猕猴桃生产经营主体纳入智慧监管平台,推行“生产档案电子化+达标合格证溯源”模式,实现生产可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与此同时,眉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度合作,依托国家级试验站、科技示范户网络,培育出3564名高素质农民,3171名果农考取了“科技金钥匙”。 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加持,有引领行业的管理标准,有技广业熟的人才支撑,更有全链融合的产业体系和国家认证的品牌标识,眉县锚定“百年产业、百亿产值”目标,深耕细作“种出好桃子、卖出好价钱、提升附加值”三大环节,猕猴桃产业“升值”之路越走越宽广。 (三)从产地到全球
探寻发展新路径 共绘产业新图景
当一辆辆冷链车从眉县驶向海外,当国际采购商的订单接踵而至,所有人满怀憧憬,期待着眉县猕猴桃能在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本届博览会为眉县猕猴桃搭建起更多通往世界的桥梁和平台:“博览会+产业发展大会+专场推介”三大平台实现深度融合,来自8个省22个主产地的63位市县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带来了各地的先进经验与创新思路;新西兰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等51个科研院所的98位专家学者,分享行业前沿成果,为产业发展注入智慧源泉;佳沛、华润万家、东方甄选等187家企业,以及日本筑水农机等219家产业链企业,纷纷在此探寻商机,共谋发展。 三天时间里,各项活动精彩纷呈、亮点不断。 在百亿果蔬采购基地行活动中,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和采购商,深入眉县猕猴桃核心产区,在金渠镇范家寨村、宁渠村的示范基地,看到了猕猴桃藤蔓整齐排列,绿色防控设备随处可见,“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控、统一采收、统一溯源”的标准化管理办法让一位广州采购商感叹:“眉县猕猴桃的种植技术真是一年比一年出色。” 促进产地直采直供,推动产销精准对接,博览会期间举办了“一带一路”(陕西)猕猴桃国际贸易对接推介会、首衡集团猕猴桃产销对接会、亚果会猕猴桃专场对接会,现场签约猕猴桃购销协议1.56万吨,总金额达到1.96亿元。 博览会现场还设置了“土特产”猕猴桃大集、果园智能机械展、“宝农优品”展、乡村非遗文化展、美食品鉴等7大特色展区,全方位展示了国内外猕猴桃新品种、新技术、精深加工产品、智能机械、优质农资、农特产品等最新成果。三天时间里,展示展览区成果丰硕,达成猕猴桃销售协议18个,交易量4.19万吨,金额4.1亿元;签约销售果园智能机械等农机具315台(套),金额达53.36万元;销售农资150吨,金额达30万元。 近年来,为了让猕猴桃走出去、走得更远,眉县构建了覆盖全域、功能完备的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有效打通了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的“双向一公里”,同时成立电商公共服务中心,485家电商企业年可销猕猴桃超10万吨。 目前,眉县猕猴桃畅销国内所有省会城市和80%中小城市,出口加拿大、俄罗斯等26个国家和地区,亩均产值达1.5万元,撑起了全县农民80%的“钱袋子”。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历史节点,眉县以这场成果丰硕的博览会,向全国乃至世界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猕猴桃不仅是这里的特产,更是走向世界的名片。 从品种优化到智能管理,从标准建设到全链融合,眉县正以科技为笔、产业为卷,绘就一幅“百年产业、百亿产值”的壮阔图景,让这一抹秦岭北麓的绿色美味,香飘更远。
(文:李依涵 图:赵志华)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网审核:卢志平(陕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