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研究     服务热线:010-53688273  13241562886

宝鸡市渭滨区:党建引领,提高社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时间:2024-11-22 17:27:27 浏览量 : 366 来源 : 作者 :

  “儿女在外上班,照顾不了我们,就担心我们吃饭的问题。今天中午吃的不错,拍张照片给他们看看,儿女们也可以放心了。这社区食堂太方便了,以后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了”。10月29日,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桥南街道英达路24小时社区食堂正式开业运营,这是渭滨区今年投入运营的第3家社区食堂。

  社区食堂的运营只是渭滨区“党建+”社区治理一个缩影,近年来,渭滨区坚持党建引领,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盯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把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社区治理的有力抓手,聚焦“一老一小”,坚持需求导向,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做到群众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真正成为了群众安心、放心、舒心的港湾。

  一餐热饭暖人心

  能在家门口吃上一顿热乎饭,是众多居家老年人的心之所忧,也是心之所盼,更是社区为民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老城区人口老龄化较多的实际,渭滨区首先积极发展老年人助餐工作,从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内设餐厅入手,按照“成熟一个,运营一个,因地制宜,多元参与”的思路,切实解决居家老年人就餐难的问题。目前开展运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35个,开设社区食堂4个。

  针对辖区特殊困难和行动不便老人,鼓励社区食堂开展上门送餐和助餐服务,探索形成了日间照料+助餐、社区食堂+助餐、餐饮企业+助餐、中央厨房+助餐、农村幸福院+助餐、发放助餐券等多种助餐模式。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助餐点51个,初步解决了居家老年人就餐难的问题。

  老有所乐展笑颜

  清姜街道马路街社区联合宝鸡市老年大学开办清姜分校,开设声乐、书法、书画等班次,由老年大学的老师授课,吸引了辖区老年人参与,老人们在这里尽情享受丰富多彩的银龄生活;开设手机课堂等课程,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和疾病预防知识,为社区老年人搭建起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展示的舞台;对辖区老年人群体开展“一对一”帮扶,提供上门做家务、义务理发、失独陪伴和临终关爱等服务,联合驻区单位开展冬季“送爱心药箱”“棕叶飘香迎端午”“银龄金婚聚重阳”“百叟宴”等活动。

  据了解,渭滨区针对大型企业聚集,退休老年人较多,精神文化需求多元的实际,组建老年人秧歌、健身操舞、时装模特等队伍,邀请专业人员指导培训,组织参加各类社区文化活动展演及广场舞大赛,以康乐活动健体,让老年人在活动中展风采、增信心。

  智慧助老护平安

  在英达路社区,智慧社区建设切实为老百姓带来了好处,社区搭建的“民情可视平台”和“入户走访可视平台”,将特殊和重点人口标签化(如低保、独居、高龄老人等),实现社区社情民情可视化、数据化。在20户独居、空巢和残疾老人家中安装烟感报警器、气感报警器、门磁感应等设备,家庭成员、物业、网格员同时预警响应,形成“感知发现、预警响应、反应处置、终端反馈”工作闭环,切实提升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的社区精细治理水平。

  渭滨区还在辖区问题多发和盲点区域安装12个“算法”监控摄像头,新宝路、广元路南、公园路等多个社区自筹资金在老旧小区楼道等公共区域安装扶手、休息凳等适老化设施,金陵新村社区为36户老年居民送出包括智能胸卡、智慧门磁等在内的智慧养老“爱心礼包”。让老年人更多地享受社区便民服务带来的实惠与便利,提高了居家养老舒适性、便利性、安全性。

  儿童之家筑未来

  针对隔代陪伴和隔代教育出现的亲子关系紧张、假期儿童的安全和学习等问题,因地制宜开展儿童成长服务,切实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经一路社区积极打造“社区儿童友好空间”,科学设置功能区域,分别布置亲子厨房、儿童阅读空间、有声故事墙、DIY乐高涂鸦墙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为儿童和家庭提供安全、友好的活动场所。常态化开展儿童周末故事会活动,倡导孩子回归纸质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亲子“悦”读23期、亲子厨房活动4期,借阅图书575册,累计受益儿童350人次,受益家长100余人次。

  “一老一小”是关乎千家万户的“关键小事”,更是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渭滨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引,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依托阵地,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紧扣居民需求,准确把握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诉求,积极引导各类力量参与社区基层治理,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和社区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以社区治理效能的提升,助力全区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